温州浙南产业集聚区(开发区、瓯飞)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思路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规划计划  ->  年度工作报告
温州浙南产业集聚区(开发区、瓯飞)2015年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16-03-08 来源:经开区 访问次数: 字号:[ ]

一、2015年工作总结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浙南产业集聚区、开发区、瓯飞实行“三区”合署体制。面对复杂的宏观环境、局部金融风波影响和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化战略”“十大举措”以及市委市政府系列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千方百计稳增长、促转型、抓改革、优环境、惠民生,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初步统计,区本级实现工业总产值658.55亿元;限上固定资产投资126.29亿元;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5亿元;外贸进出口增幅约高全市5个百分点;节能减排完成市下达任务。

  (一)重大项目引进与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强化招大引强,瞄准央企、世界500强、行业龙头、温商回归,千方百计捕捉商机,锲而不舍跟踪落实。全年共引进项目89个,出让工业用地937.1亩,温商回归到位资金39.48亿元。成功引进了世界500强、总投资约20亿元、总用地500亩的年产120万吨百威啤酒项目。总投资10亿元、总用地123亩的顺丰电商产业园正式落地建设。总投资60亿元、总用地约1200亩的中国电子产业园一期项目已注册成立中电温州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亿元。

  (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打好两链化解、“四换三名”“三转一市”等转型升级“组合拳”,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汽车产业、先进装备、现代物流和电子信息等四大主导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传统产业加快向时尚产业升级。正泰电器科技等一批项目正式投产,规上工业用电量增长6.9%。认真实施15个“机器换人”重点项目,完成技改投资40.67亿元,同比增长20.4%,占工业投资比重65.4%,规上全员劳动生产率同比增长9.5%。完成“小升规”41家、“个转企”217家、股改12家,4家企业成功登陆新三板。大力推动电商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电子商务的实体企业达110家。万洋食药器械创业创新园开工建设。中国汽车金融论坛永久会址、汽车文化公园建成投用,并成功举办了中国汽车金融发展论坛、世界老式汽车荣耀浙江行高峰论坛等活动,初步形成打造汽车时尚小镇氛围。中国水暖卫浴五金出口(温州)基地落户。成功举办中国建筑电器产业基地高峰论坛。充分发挥科技平台作用,新增3家省级企业研究院;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8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6家、发明专利授权量117件;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规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分别增长16.8%、33.3%。

  (三)核心区建设取得新突破。按照产业集聚区“一心、两带、四区”总体布局,坚持规划引领,统筹协调推进核心区和空港新区、瑞安塘下、瑞安阁巷、平阳宋埠等四大重点区块规划对接。突出核心区带动,发挥国有投资公司投融资平台和实施主体作用,积极争取核心区财政封闭运行体制,加快推进金海园区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全年完成限上固定资产投资53.83亿元,占全区投资比重达42.6%,同比增长35.4%。金海园区丁山片市政道路、河道建设等配套工程基本成熟。正泰汽车科技、丰迪接插件等30多个产业项目已投产或试生产,污泥热电联产项目正式发电并集中供热。金海大厦、海洋科技创新园、职教基地、交通枢纽中心、金海湖公园、金海一幼、丁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置信立体公园、五星级华廷大酒店开工建设。碧桂园四期、金海嘉苑(区人才公寓)商业楼盘受购房者热捧。

  (四)环境整治取得新突破。始终坚持环境立城战略举措,持续推进以“水岸同治”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治理,加快东片排涝工程等项目建设,完成治水年度投资6.47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4.4%。全区劣五类水质河道基本消灭,中横河获评省河道生态建设示范工程。加快农村污水治理,推进14家畜牧场改造提升。深入推进第一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和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通过环保部技术核查,望海社区入选第一批省级低碳社区试点,生态建设走在全省平台园区前列。加大重污染行业整治力度,合成革生产线累计削减34条,削减率达53%。扎实推进“六城联创”“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两无三化”等工作,新建绿化40公顷,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数字城管”考核多次名列全市第一;加快旧厂房有机更新,拆除违法建筑56.4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125.4%;旧住宅区改造3.3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166.5%;旧厂区改造12.4万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207.2%;城中村改造一类目标107户、二类目标16.9万平方米,分别完成年度任务的118.8%、211.3%。星海街道通过“无违建”创建验收。

  (五)低效土地清理与围垦造地取得新突破。强化建设用地保障,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591.7亩,消化批而未供土地843亩,清理供而未用土地2782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808亩,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荒滩未利用地开发利用报批1350.1亩。全力推进瓯飞一期围垦工程(北片)、瓯飞起步区围涂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6.58亿元,各个项目均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其中,瓯飞一期围垦工程(北片)完成年度投资13.2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27%;瓯飞起步区围涂工程在提前一年合拢圈围后再全面提速,海堤、水闸己全部投入正常运行;瓯飞一期配套区涂面整理工程、起步区3号围区涂面整理工程己形成1万多亩的造地条件;瓯飞专供料场全年供应石料再次突破1000多万方,并获得省级绿色矿山称号。获批300公顷农业用海指标。通过争取省级补助、蓝海股份、政策性银行项目贷款等方式,特别是争取到农发行45亿元低利率长期限贷款,首笔13.5亿元已正式发放,有效解决了建设资金问题。切实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全面推进“创优争杯”,瓯飞工程1项研究课题获得了省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六)项目化改革取得新突破。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创新。作为全省四家中唯一一家开发区,综合审批改革列入国家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试点。深入推进全省首家开发区综合执法省级改革试点。有序推进“五张清单一张网”改革,在全市率先探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项目建设周期缩短近5个月。开展“五证合一、一照一码”行政审批制度新模式,颁出全市首张全程电子化登记的企业营业执照。组织开展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竣工“三测合一”试点工作,提高中介机构服务效率。深化投融资改革,瓯飞一期等2个项目入选国家PPP项目库,第二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PPP项目已投入试运行。数字开发区二期成果荣获中国国家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金奖。

  (七)民生事业取得新突破。坚持民生优先,认真办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全年投入财政资金7.67亿元,同比增长11.3%。天河中心幼儿园建成投用,成功创建书香校园4所、数字化校园4所,被评为温州市“课堂变革”示范区域。深入开展群体性文体活动,新建1所街道中心图书馆、28家农家书屋。沙城、天河21个村饮用水并网改造工程进展顺利。海城滨城医院完成桩基工程,沙城中心卫生院病房大楼结顶。环山东路(开发区段)开工建设,滨海一道、三道与通海大道贯通,滨海十三路与天成片贯通,完成滨海八路、十路、十二路东延段工程。提升改造沙城中心街、海城工贸路等道路4条。配合做好市域铁路S2线、沈海高速复线等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完成500千伏南雁至温东输变电工程、甬台温输气(油)管道工程温州段等项目“清零”工作。组建完成“三环一纵”微公交循环系统。新建滨水公园、小游园6个、附属绿地21个。建成沙城沧宁等一批健身苑点,建成居家养老中心10家。全面完成消除“4600元以下农户”工作任务。成功举办38场现场招聘会及组织参加18场赴外招才引智活动,免费帮助企业招聘员工20076人。在全市率先实行免费接收整理保管各类档案材料。深入开展“135扶残助残惠民工程”。超额完成社保扩面任务。深化平安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深入开展“百日维稳攻坚大会战”,实现全年敏感节点时期“零进京、零非访”。严格落实“三同时”审查,创新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全面推广“一企一码”应用,“安监通”实现全覆盖,国家三级达标企业达245家。大力推进消防安全双月攻坚“236”决战行动,被评为全市先进单位。全面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持续向好,命案、“两抢”等七类案件发案创历史新低。

  二、2016年工作思路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8.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8%,限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出口总额增长5%,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完成市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坚持把经济转型升级放在首位,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进一步明确主导产业发展重点。集聚区“一心、四区”按照统一规划、分头实施、统筹推进的原则,推进主导产业培育,加快形成集群效应。根据现有产业发展基础,核心区重点培育发展汽车产业、先进装备、现代物流和电子信息等四大主导产业及传统时尚产业。其中,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汽车整车、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汽车现代服务业;先进装备重点发展食药机械、激光与光电、石化装备、电气装备、智能制造等领域;现代物流重点发展电商物流、产业物流、专业物流、城市配送、冷链物流等;电子信息重点依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园,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信息安全等关联产业;传统时尚产业方面,要继续做大做优水暖、民用电器、鞋服等传统特色产业,大力培育发展生命健康、文化旅游和时尚消费等产业。

  突出有效投资“牛鼻子”,做好“扩增量”文章。要围绕基础设施投资、产业项目投资和民生等领域投资,继续抓好139个在建项目建设,突出以重大项目建设为引领,推进百威啤酒、中国电子温州产业园项目上半年开工建设,加快力天汽车梦工场、顺丰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推进明泰标准件等重大产业项目投产达产,加快文泰飞地建设,积极承接市区一体化发展产业转移工作,推动有效投资持续扩大,确保完成限上固定资产投资147亿元,增长16.5%。要大力改进和加强招商引资,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持续抓好招大引强,当好“店小二”,精准做好“引温商、招央企、选外资”工作,确保核心区引进总投资50亿元和2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各1个,力争引进总投资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2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0亿元。要大力推动总部回归,充分利用金海总部大楼、海创园一期工程建成契机,着力引进回归性总部、区域性总部。要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加快推进韩国产业园建设,加大对韩国电子信息、汽车、整形美容和健康等产业的招商力度;充分利用海峡两岸民营经济示范区战略平台,积极开展对台招商,着力引进养生养老、健康产业和电子信息项目,确保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以上。

  突出企业主体,做好“优存量”文章。组织实施领军型企业及高成长型企业培育计划,通过整合重组、技术改造、创新发展等途径,全年培育20家领军型企业、50家高成长型企业,推动四大主导产业增长贡献率达到80%,产业比重达60%以上。加大“机器换人”力度,着力培育“机器换人”示范企业10家以上,实施“机器换人”示范项目20个以上,确保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大力推进企业股改和企业上市,力争新增新三板企业5家。深入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推进海城水暖洁具、沙城食药机械、天河民用电器、星海服装和鞋革等传统产业转型提升。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鼓励支持面向市场,大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突出扶持服务,做好“提质量”文章。认真落实中央税费减免政策,引导和帮助实体企业降低制度成本,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制定完善亩产税收奖惩办法,实行差别化扶持政策,进一步提升亩产效益。千方百计化解两链风险,加快僵尸企业破产重组。推进全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提高企业产品研发、生产、流通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两化”融合指数达到75以上。深入推进“四换三名”工程,着力培育一批知名企业、知名品牌,以品牌建设推动质量提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冷链物流、英特药业物流、温州卷烟物流、化工市场等一批物流仓储项目建设和投用,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发展。

  (二)坚持把产城融合作为发展路径,突出核心区带动,着力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

  完善规划体系。按照浙南产业集聚区“一心、两带、四区”总体布局以及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局整合提升要求,协调推进核心区和重点规划区、各功能分区、瓯飞拓展区空间规划编制与对接,统筹考虑各区块产业特色、城市功能、人口集聚与资源禀赋,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进一步协调完善发展战略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等体系,切实以规划引领建设和发展。

  强化基础设施支撑。推进实施市域铁路S2线、沈海高速复线及环山东路、环山南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开发区段工程,加快天成市政PPP项目。着力改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星海滨海二期市政、滨海三道、五道、十六路,海城纬十四路、海川路、繁荣北街,沙城天柱大道、永沧路,天河三甲街、环山通村公路等区街路网建设。加快东向排洪工程、瓯飞围区配套工程等水利设施建设。启动金海园区天成片中压配电网等电力设施项目。重视农业设施建设,建成海城粮食功能区、天河泰河蔬菜基地。

  完善新区功能配套。持续推进环金海湖核心区建设,金海大厦、海洋科技创新园一期、人才公寓、交通枢纽、公共交通调度中心、金海美食街等项目基本建成,天成标准厂房竣工验收。加快金海幼儿园、小学、星海中学、社区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滨海园区高端商业地块开发,大力推进汽车梦工场主体工程建设,置信滨海商业城项目一期商业街及LOFT公寓工程基本竣工,浙江博纳矿业大酒店、五星级华廷大酒店主体完工。加大金海园区商业地块开发力度,加快完善商业便民服务,切实增强对优质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健全市容环境保洁机制,推动城市管理向街道边角区域、金海园区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滨海六路、沙城中心街等精品街建设,着力打造整洁、有序、美丽的精品街路,带动街区整体面貌提升。制定出台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加强统一管理,进一步规范城市户外广告。强化大数据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启动“智慧开发区”三期项目,有效整合“数字开发区”“智慧城管”“智慧档案”等平台资源,通过物联网、WIFI、云计算等技术加快建设“智慧城市”。

  (三)坚持把空间拓展作为潜绩工程,加快围垦造地,着力打造赶超发展空间优势。

  加快围垦造地。坚持科学围垦、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按照“能快则快、能早则早”的要求,加快推进瓯飞起步区、瓯飞一期北片两大围垦建设。落实石料供应保障,完成瓯飞生产配套区和瓯飞起步区3号围区两个回填项目,力争全年完成吹填造地1万亩。推进围区综合开发,启动瓯飞起步区3号围区涂面整理工程二阶段、2号围区农业造地等项目,力争全年开工造地1万亩,实现围区科学生态开发、高效集约利用。

  调整海域功能。结合海洋功能区划的要求和瓯飞近中远期的发展目标,按照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渔农业、生态“四大功能片”,及时调整海域功能,促成瓯飞区域城市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多规合一”,积极争取“海域使用直通车”试点政策,尽快形成可开发用地,推进海洋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

  抓好项目推进。按照围区建设时序,坚持“五边”工作法,分门别类谋划推进基础建设、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等工作,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建设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机制。全面启动、快速推进起步区3号围区6000亩市政配套设施建设,着力引进招商项目,推动项目落地建设,力争瓯飞区域投资增长30%以上,形成加快瓯飞区域开发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坚持把绿色发展作为重要取向,强化标本兼治,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五水共治”为重点,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深化“水岸同治”,切实抓好沿河沿岸绿化彩化工作,着力打造滨海塘河和环城河精品河岸;突出抓好市控点水质整治,完善截污纳管毛细管网,实现村村户户入管;加大河道清淤和生态修复力度,优化提升第一、第二污水处理厂,加快推进酸洗基地建设和环保小微园建设,着力改善水环境质量。深化大气污染防治,严格“三同时”验收,严厉打击偷、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加快合成革行业转型升级和油漆、酸洗等行业废气治理。统筹抓好“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两无三化”等系列行动,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以低碳循环园区创建为载体,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大力推进国家级低碳工业园区试点、省级循环化改造园区创建,加快推动工业经济生态化发展。推进燃煤锅炉淘汰,严格控制燃煤消费总量,确保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促进太阳能综合利用,继续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力争全年完成10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工程建设。推动园区集中供热,加快推进污泥综合利用热电联产二期扩建工程。推动企业节能改造,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体系。继续深化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确保一次性通过验收,拿下国字号名片。

  以绿色生活为导向,大力弘扬生态文化。要进一步巩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成效,加强生态文化宣传,引导全区上下牢固树立生态发展理念,增强生态意识,形成倡导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丰富生态文化载体,加快滨海塘河、环城河等河岸的改造提升,打造瓯飞垦区油菜花生态景观廊道,推进美丽塘河、农业休闲、登大罗山观光“三位一体”旅游项目,着力建设一批体现区域特色的生态文化示范基地。深入开展生态建绿宣传,推进生态文化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活动,推动生产模式和生活方式向集约利用、绿色低碳转变,促进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健全生态环保机制。健全“源头严控”机制,严格环境准入制度,严把环境准入关。健全“过程严管”机制,健全亩产效益评价体系、资源要素差别化使用激励约束机制、低效企业退出和新增项目选优机制。健全“后果严惩”机制,严格落实新环保法,实行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环境污染、破坏生态行为“零容忍”,加大责任追究和违法惩治力度。健全“多元投入”机制,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制改革,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五)坚持把平台建设作为重要支撑,做实做优企业服务,着力打造高端平台载体。

  打造一流的招商引智平台。高度重视并不断强化招商引智工作,坚持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实行国内专员招商,国际招商、国别园区专业精准招商,大力引进总部经济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力争引进一个项目、带来一批人才、打造一个团队、搞活一个产业,形成招商引智大格局。

  打造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创建激光光电先进装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深化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的开发区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建设,争取2016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增幅20%以上,力争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2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省级科技型企业50家以上,企业研发中心5家以上。

  打造特色产业平台。根据自身优势找准定位,积极打造温州韩国产业园和海峡两岸民营经济示范区;以汽车产业为依托,着力打造以汽车梦工场项目为核心的汽车时尚特色小镇;以中国电子(温州)产业园为核心,谋划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小镇;谋划引进北师大教育产业,引进温商和台商,着力打造乐育小镇、健康养生小镇,充分彰显产业特色、生态特色、功能特色,加快推动园区向国别园区、特色小镇、专业化园区发展。

  打造高效审批改革服务平台。深化综合审批国家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推进全区行政许可相对集中,建立批管分离的体制,推进建立快速审批机制。持续推进“五张清单一张网”改革,继续试点“负面清单”外投资项目不再审批制度,着力打造全市环节最少、速度最快、服务最优的政务服务。

  打造综合执法平台。大力提高法治水平,持续推进综合执法体制省级改革试点,探索实践大综合执法模式,有效整合执法力量,着力解决执法主体缺失而不能依法行政问题,又妥善解决执法力量不足问题,打造行政管理创新体系,达到行政管理提速、高效、便民目的。

  打造多元化投融资平台。充分发挥滨海、瓯飞两大国有集团在政府项目建设中投融资主体作用,争取政策性银行更多的中长期贷款,积极大胆探索实行PPP模式。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合作,实现多元化融资,全年融资30亿元以上,为全区开发建设与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六)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要职责,认真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努力增进全区百姓福祉。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实施十大教育工程,着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民办教育优质发展,职业教育整合发展,努力打造“精致教育”品牌。推进滨海文化主题公园、金海湖公园水乡文化提升,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完成16个社区公共文化“五有十化”创建,组织送戏下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合作办医,加强疾病防控和卫生监管工作。全面落实两孩政策,加强人口计生服务工作。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社区居民健康体质。做好侨务、统战、残联、档案、慈善等工作。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贯彻落实惠企政策,完善城乡供电、供水、供气网络,保障企业发展平稳有序。扎实开展社保拓面工作,做好社保卡更新升级,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险服务水平。积极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作用,做好城乡困难群体、剩余劳动力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帮扶工作,推进再就业援助示范基地建设。严厉打击恶意欠薪逃匿行为,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引导和鼓励殡改新风尚,加快海城、天河生态公墓建设。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建设居家养老服务平台。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以G20国际峰会安保为主线,以平安园区建设为载体,认真抓好维护稳定各项工作。要积极构建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暨社会风险评估、多元化现代社会公共安全防控、基层基础建设管理、社会管理队伍建设等体系。要以创新为引领、问题为导向,着力提升维护社会稳定、驾驭社会治安、基础管理控制、服务保障发展的能力,着力在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打击和防范、社会服务和管理、基层维稳和平安创建等方面取得成效。要突出重点节点保障,深化民族宗教工作,大力加强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交通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要加强人武、“反走私”等工作,进一步加强网络舆情,管控引导,凝聚正能量,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