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她明确表示不愿嫁给当官的人,希望婚姻能够摆脱权力的干扰,纯粹而自由;其次,她拒绝做小老婆,主张婚姻中的平等与尊重;最后,她渴望获得伴侣的尊重与理解,不因自己是一名戏曲演员而被轻视。此举在当时社会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多人对此感到不可思议,但常香玉毫不动摇。幸运的是,她遇到了志同道合的陈宪章。
陈宪章不仅完全同意她的要求,而且还放弃了自己在官场的职位,与前妻离婚,选择全力支持常香玉的事业。为了更好地支持常香玉,陈宪章投入到戏曲的世界中,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并且亲自为常香玉创作剧本。其中,《花木兰》便是他们携手创作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常香玉的演艺才华,也彰显了他们夫妻俩的非凡艺术造诣。
在舞台上,常香玉与陈宪章配合默契,共同演绎出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每一个情感的细节都演绎得栩栩如生。除此之外,陈宪章在生活中也是常香玉最坚定的支持者,尤其在文化知识方面,他亲自教导常香玉识字看报,学习写信等日常技能。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常香玉逐渐开阔了视野,获得了更多的自信与独立。这些经历让她的人生更加充实,也为她的艺术之路铺平了宽广的道路。两人相互扶持,共同追求艺术梦想,成就了一段梨园的佳话。
1950年,面对国家动荡的局势,常香玉怀揣着强烈的爱国情怀,毅然决然地投身到支持前线志愿军的工作中,捐赠一架战斗机给国家的计划在她心中悄然萌生。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的目标,常香玉从1951年8月7日起,带领她的剧团开始了全国巡演。数个月间,剧团在全国各地进行演出,共上演了180场戏。通过义演,她成功筹集了高达15.2亿元(旧币)的资金,极大地支持了国家和前线的志愿军。
为了筹集更多资金,常香玉毫不犹豫地牺牲了自己的利益,卖掉了剧团的卡车,甚至将自己的首饰和积蓄捐献出来。她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感动了无数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她的行列。最终,常香玉成功地捐赠了一架米格-15喷气式战斗机,这架飞机被命名为“香玉剧社号”。
捐赠完成后,常香玉并没有停下她的步伐。1953年,她再次带领剧团突破重重封锁线,前往朝鲜战场进行慰问演出。她用自己的艺术才华为志愿军战士们带去家乡的慰问与鼓励,让他们感受到祖国的温暖与支持。常香玉的爱国情怀和无私奉献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每一个人。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