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局 集聚区概况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开发区  ->  集聚区概况
  (一)发展背景
  落实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国家战略需要新支撑。温州沿海区域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重要组成部分,区内海洋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加快推进浙南沿海产业集聚区建设,将有效推动我省海洋经济发展,为深入落实国家战略发挥支撑作用。
  推进全省四大都市区协调发展需要新空间。在浙江省委省政府明确的四大都市区中,杭州和宁波都市区的综合实力明显强于温州都市区,并且发展差距有逐步扩大的趋势。规划建设浙南沿海产业集聚区,有利于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温州都市区的集聚与辐射力,对推进全省都市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打造浙南地区发展高地需要新抓手。目前,相对浙北环杭州湾地区,浙南地区的发展较为滞后,赶超发展的要求非常迫切,亟需打造一个战略高地,为浙南地区发展发挥带动作用。温州沿海区域是我省对接海西经济区和台湾地区的桥头堡,加快这一区域发展,建好浙江"南大门",对于加强对台合作、促进浙南地区崛起具有战略意义。
  再创温州实体经济发展优势需要新平台。近年来,温州实体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加快经济转型升级,重塑实体经济基础,是温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第一要务。规划建设浙南沿海产业集聚区,作为实体经济投资兴业的重大平台,吸引民资、外资、国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温州,对于激发温州民营经济新活力、再创实体经济新优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优化沿海开发布局
  在温州沿海重点区块基础上统筹南北两个产业集聚区布局。温州沿海重点区块布局分为南北两个组团。其中北部组团包括状元岙港区、大小门岛港区、乐清湾港区等温州港三大核心港区,还有乐清经济开发区、乐清柳白新城、温州市瓯江口新区、洞头本岛、洞头大门海洋经济示范区;南部组团包括温州空港新区、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局、瑞安滨海新区、瑞安江南新区、平阳鳌江新区、苍南龙港新区,具备分设南北两个产业集聚区的基础条件。浙南沿海产业集聚区范围选划应结合温州沿海重点区块布局,与瓯江口产业集聚区范围的调整优化进行统筹考虑。总体上,两个产业集聚区以瓯江南口为界,瓯江以南区块纳入浙南沿海产业集聚区,瓯江以北区块纳入瓯江口产业集聚区。
  优化调整瓯江口产业集聚区范围。在原瓯江口产业集聚区的基础上,调出洞头本岛、龙湾中心区、温州空港新区及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局,调入乐清经济开发区拓展区、乐清柳白新城。调整后的瓯江口产业集聚区范围包括瓯江口新区和乐清市、洞头县的部分区域,总面积340平方公里。调整后的瓯江口产业集聚区包括发展潜力大的瓯江口和综合实力强的乐清市,有利于后备资源优势和电工电气、节能环保等产业发展优势紧密结合,推进产业集聚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明确浙南沿海产业集聚区范围。包括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局、龙湾区(空港新区)、瑞安市、平阳县的部分沿海区域,并加强与苍南沿海区块的联动,总面积180平方公里。将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局这个市本级区块纳入浙南沿海产业集聚区,有利于提高市区竞争力和统筹力,推进温州大都市区建设;将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局纳入,有利于发挥其国家级开发区的优势,成为辐射带动浙南沿海产业集聚区整体发展的核心区块;同时新纳入区块的现状开发水平总体较高,有利于依托现有发展基础,推进产业集聚区的加快建设。

  (三)基础条件
  发展空间十分充裕。浙南沿海产业集聚区拥有大量可开发建设的滩涂资源,后备土地非常丰富。集聚区内及周边已规划建设丁山、宋埠—西湾、飞鳌、西湾南片和北片、江南海涂等围填海工程,围填海面积百余平方公里,适宜大规模集中连片的开发建设。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浙南沿海产业集聚区内多式联运的基础设施框架已初步形成,拥有规划建设中的沈海高速公路复线、新104国道、G228国道等沿海道路交通大通道,以及上望码头作业区、南岸码头作业区、鳌江作业区、巴曹作业区、西湾码头作业区等港口。电力、供气、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保障能力也在不断增强。
  产业基础较为扎实。浙南沿海产业集聚区内拥有多个产业平台,汽摩配、机械制造等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基础,2013年重点规划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12.8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21.3%。同时,在温州多个省级开发区均已基本开发完毕的情况下,企业落户浙南沿海产业集聚区的需求将更加强劲。
  产城融合条件较好。一方面,浙南沿海产业集聚区空间上紧邻现有的城市(镇)中心区,能够充分共享老城(镇)区的供电、供水、排水等市政设施和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另一方面,浙南沿海产业集聚区本身也是按照沿海产业新城的理念在规划建设,城市用地和产业用地联动布局,具备良好的产城融合条件。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